图片来源:主办方供图
年会伊始,ECO氪体创始人骆达阐述了“守·望”的定义:“守”即守正,是以核心竞争力迎接冲击;“望”即瞭望,是看到体育产业更大的未来。年会上半场,围绕“体育大赛年”这一关键词展开。
北京冬奥会上,隋文静/韩聪组合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。此次,隋文静带来了《女性,诠释体育力量》主题演讲。作为“焦虑型自律的终身学习者”的隋文静,仍在不断地学习和尝试,并通过自身力量为冰雪运动发展助力。隋文静以一位杰出女性运动员的视角,分享了她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展望。
图片来源:主办方供图过去的一年,在大赛加持下,运动员的曝光度随之增加。越来越多运动员加入了内容创作的行列,与大家分享赛场外的自己。如何保持长期的热度,搭建个人事业,是运动员乃至体育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。ECO互娱负责人林君娴在《短视频,重塑体育行业的价值》演讲中,从数据与案例入手,剖析了ECO互娱体育经纪与体育MCN的业务架构。
她表示,近年来短视频让每项运动走向更广阔的大众,让体育文化遍地开花。体育内容的多维发展,也为运动员与运动领域达人带来了不小的价值提升。
年会下半场以“未来新趋势”为主题,嘉宾们就虚拟体育、AI技术等新兴议题分享经验、展望未来。
随着中超和CBA等国内赛事宣布回归主客场赛制,体育场馆这个城市体育血脉延续的重要载体,也将再度焕发生机。那么未来这些场馆究竟该如何利用?
图片来源:主办方供图体育建筑设计公司POPULOUS是卡塔尔世界杯卢赛尔体育场设计交付团队的重要一员。本届年会,POPULOUS董事、中国区执行总裁常雅飞,通过《大型场馆,从“活”下来到“活”得好》的主题分享,详细探讨了先进、运营成熟的大型体育场馆都有哪些成功的产品因素和价值标准。
在年会最后,举行了“氪体颁奖典礼”,共颁发了14个重量级奖项。其中,“年度最具商业价值路跑赛事”奖项授予杭州马拉松,“年度最具突破体育联赛”奖项授予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……(完)
意学者:全球治理面临挑战,“中国方案”务实践行多边主义******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题:意学者:全球治理面临挑战,“中国方案”务实践行多边主义 记者 陈彩霞 孟湘君 2022年,世界局势加速演变,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,国际保护主义、霸权主义势力不断抬头,2023年世界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新局?中国又如何以自身行动,继续担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? 意大利洛伦佐·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·马西莫·帕兰迪近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,2023年影响全球局势的变量众多,如地缘政治、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等因素,而多边主义的缺失,是影响整个国际关系走势最重要的因素。他指出,在此大背景下,中国将以务实态度倡导各方平等对话,着眼于弥补全球治理缺失等问题。 “乌克兰危机是更大冲突的缩影” 当前,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,和平谈判曙光难现。帕兰迪认为,乌克兰危机不是局部危机,而是俄罗斯与美国、北约等国之间更大冲突中的一部分。其根源是美国挑起的地缘政治对抗,背后目的,在于美国企图维护其全球霸主的单极国际秩序。 帕兰迪指出,当前,西方正在以“非常激进的”方式援助乌克兰,且没有公开任何合理和明确的未来路线图,更不会真诚地去寻求解决方案。因此,短时间看不到乌克兰危机结束的趋势。这场冲突,下个月不会结束,可能甚至2023年内,都难以结束。 虽然土耳其、中国等负责任的第三方国家,试图从中斡旋帮助解决这场危机,但能对局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,是直接对垒的俄乌双方。 “西方孤立于世界一体化进程之外” 当前,欧洲和美国并未践行多边主义,拒绝俄罗斯的融入,导致全球治理存在缺陷,帕兰迪强调,美国无异于是在营造一个“新的冷战环境”。 帕兰迪强调,在强大的西方体系之外,世界其他国家正在增加相互依存度,并希望找到打破冷战思维的方法。但事实上,西方正采取孤立的方式发展。因此,环顾当今世界,帕兰迪指出,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孤立的西方,以及一体化程度加深的亚洲。 亚洲国家之间正不断呈现新的相互依存度和一体化进程,中印俄以一致对外、可持续的方式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联系。如,在一些国际会议上,亚洲国家与拉丁美洲、非洲积极互动举行会谈。近期,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面也是如此,充分说明这种西方之外的一体化进程在转变和发展,而西方正在将自己孤立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新一体化进程之外。 “美国要首先摆脱对华冷战心态” 谈及大国关系发展趋势,帕兰迪认为,如果以华盛顿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改变自己的(冷战)思维和外交政策,支持各国相互尊重、相互依存,根据新的世界力量平衡改革全球治理体系,像中美关系这种重要大国关系中的问题,就不可能解决。 他指出,一方面,中国正在以一种积极的、意义重大的方式努力,以促进多边主义、各国相互尊重和实体经济合作。 然而,另一方面,美国却采用几近对抗、保护主义和滥用经济制裁的方式对待中国等国。因此,如果美国不能首先出发,摆脱这种冷战心态和封锁逻辑,中美关系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出路。 “中国外交务实践行多边主义” 中共二十大后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开展元首外交,先后会见德国、古巴、蒙古等国领导人,随后出席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两大峰会,并出席首届中海峰会,取得丰硕外交成果。 帕兰迪认为,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和信号,显示出中国想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想法和意愿,证明了中国正为践行多边主义而努力,不会歧视任何国家,正在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。 他进一步指出,中国的这些外交努力并不掺杂任何负面因素,主要是增进相互理解,从相互尊重出发,着眼于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,如各国发展差距和全球治理缺失等,这是中方的重要目标。 帕兰迪强调,2023年,如果中国能顺利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,它将继续为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加强欧亚一体化做出努力,并再次为世界实体经济复苏与发展做出贡献。 帕兰迪认为,中国一直秉持务实态度,倡导与世界各国展开平等对话,帮助各国解决发展差距问题。中国的做法,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多认同,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事务时采用的“中国方案”。帕兰迪相信,这是帮助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关系实现“真正民主化的唯一途径”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